9月29日,峰飛航空科技聯(lián)合蒼南縣人民政府、華能海上風場,成功完成全球首次2噸級eVTOL(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)海上風能平臺往返測試飛行。V2000CG凱瑞鷗從浙江蒼南168黃金海岸線機庫起飛,飛往華能海上風電升壓站平臺,往返93公里總用時32分鐘,標志著eVTOL技術在海上風電平臺運維領域的低空場景應用取得突破。

峰飛完成全球首次2噸級eVTOL海上風電平臺飛行(圖1)

破解海上運輸“慢、貴、難”痛點

傳統(tǒng)海上風電平臺運維依賴船舶運輸,離岸46公里的海上升壓站運輸單程耗時4小時以上,且船舶受潮汐、碼頭水深限制,難以滿足海上風電運維對時效性的要求。此次試飛的峰飛航空凱瑞鷗航空器采用純電驅動,抗7級風,可全天候運行,無需擴建碼頭即可“點對點”直達升壓站平臺,僅用16分鐘完成單程飛行,效率提升10倍以上。

峰飛完成全球首次2噸級eVTOL海上風電平臺飛行(圖2)

“在海上風電運維中,風機故障搶修就是與時間賽跑。”華能蒼南風電公司現(xiàn)場負責人薛文超表示,“我們持續(xù)關注無人機等低空運輸技術在海上運維領域的應用潛力。eVTOL作為一種新型運輸方式,有望為物資運輸?shù)拳h(huán)節(jié)提供新的解決方案,從而進一步提升運維響應效率。我們期待與各方共同探索更安全、高效、綠色的海上風電運維新模式。”

峰飛完成全球首次2噸級eVTOL海上風電平臺飛行(圖3)

先物后人,“低空+”將融入蒼南文旅IP

海上風電產(chǎn)業(yè)已經(jīng)成為蒼南的特色名片,“打造全國清潔能源發(fā)展示范地”是蒼南錨定的清晰目標。

本次飛行,不僅從貨運角度,為海上風電行業(yè)提供“零碳、高效、低成本”的創(chuàng)新低空運輸解決方案,還同步進行“低空物流+文旅”雙場景探索驗證:蒼南“168黃金海岸線”作為文旅打卡勝地,未來可將eVTOL低空旅游走廊融入蒼南文旅IP,游客乘坐eVTOL航空器從空中看海岸、看風車、看日出,拓展“空中看蒼南”觀光航線。

峰飛完成全球首次2噸級eVTOL海上風電平臺飛行(圖4)

隨著全球能源轉型與低空經(jīng)濟加速融合,峰飛航空此次飛行不僅驗證了eVTOL在海上風電場景飛行的技術方案,后續(xù)將與風電平臺伙伴,通過系列測試不斷優(yōu)化,盡快推動常態(tài)化運行,通過eVTOL技術,讓藍色海洋與綠色能源、低空物流和低空文旅交相輝映,打造“海上零碳低空示范區(qū)”。

峰飛完成全球首次2噸級eVTOL海上風電平臺飛行(圖5)

【關于峰飛航空科技和V2000CG凱瑞鷗】

作為中國最早投入eVTOL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賽道的科技企業(yè)之一,峰飛航空嚴格按照民航適航標準設計、制造和運行航空器,產(chǎn)品覆蓋貨運航空器和載人航空器,“先載物、后載人”,穩(wěn)步探索低空貨運場景落地,同時也為5座載人航空器盛世龍的研制和適航積累飛行數(shù)據(jù)和取證經(jīng)驗。

峰飛完成全球首次2噸級eVTOL海上風電平臺飛行(圖6)

此次投入任務的V2000CG凱瑞鷗是專為貨運場景設計的2噸級eVTOL,是全球首款獲民航局頒發(fā)“適航三證”(TC、PC和AC)的噸級以上eVTOL。其由峰飛航空自主研發(fā),速度可達200公里每小時,最大商載400公斤,適用航程200公里,且搭載了自主飛控系統(tǒng),能在復雜氣象條件下晝夜飛行。該機型已完成海上抗風性能測試和抗銹蝕試驗,在包括沙漠、海洋、高原等嚴苛環(huán)境在內的多種場景進行了數(shù)萬公里飛行。前不久,凱瑞鷗完成了150公里遠海石油平臺物資運輸,以及160公里懷寧-合肥農(nóng)副產(chǎn)品低空無人貨運航線飛行。

來源:峰飛航空 | 飛行汽車網(wǎng)轉載